食用菌常用保鲜技术有哪些?
食用菌用保鲜膜包装机可以有效地保持食用菌的新鲜度和质量。以下是其效果:1.延长保鲜期:保鲜膜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和湿气,防止食用菌的氧化和腐败,因此,包装后的食用菌可以保持较长的保鲜期,延长其可食用时间,2.防止污染:保鲜膜可以将食用菌完全密封,防止细菌、霉菌和其他污染物进入,保持其卫生和安全,3.保持风味和口感:保鲜膜包装可以防止食用菌与外界异味、湿气和水分交换,保持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。

食用菌采收后容易失水、衰老、变褐、流汁、自溶、变质或产生异味,故较其他食物的保鲜期短,且技术难度较大。食用菌采收后的生理变化,包括呼吸、蒸腾、衰老以及有酶和无酶褐变等。如草菇在同样贮藏条件下,未包装的贮藏4天后失水达40%~50%,而穿孔聚乙烯袋包装的失水在10%以下。当然,水分损失速度因菇体的组织构造、不同发育时期,以及外界温度、相对湿度、气流等不同而异。

(1)适时采收如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;平菇在菇体颜色由深变浅、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、孢子未弹时采收最好;香菇要求朵形圆整,菇肉肥厚,边缘内卷,不开伞,菌盖直径3.8厘米以上,无土、无杂、无病害、无缺损,保持菇的自然状态,长至八成熟时采收。采收前24小时停止喷水,采收后精选去杂,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,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、病菇和有虫菇选出。

1、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;2、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、生产厂厂名和厂址;3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,需要标明产品规格、等级、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,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;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,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,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;4、限期使用的产品,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;5、使用不当,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、财产安全的产品,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。

1、食盐保鲜将新采的平菇、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.6%食盐水中约10分钟,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,能保鲜58天。2、焦亚硫酸钠保鲜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,向菇体喷洒0.15%焦亚硫酸钠水溶液,边喷边轻轻翻动菇体,以便喷洒均匀。喷后装入塑料袋,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,在10℃25℃下可保鲜810天。食用时,要用清水漂洗。
将采下的鲜蘑菇浸入米汤碱液中,5分钟后捞出,置阴凉干燥处。此时在蘑菇表面形成一层米汤薄膜,可以隔绝空气,可保鲜3天,4、抗坏血酸保鲜金针菇、香菇、草菇等采收后,往鲜菇上喷0.1%的抗坏血酸液,装入非铁质容器内,可保鲜35天,其鲜度、色泽基本不改变。5、食盐、氯化钙混合液保鲜用0.2%食盐加0.1%氯化钙制成混合浸泡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