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银元的包装,卓越收藏银元视频
工厂地下挖出的银元,几名工人正在清点这些银元。这些挖出的银元不需要上交,因为这并不是真银元,而是高仿银元,之所以埋在土里是为了让这些银元更好地产生氧化锈斑,看起来更像是刚挖出的真银元,很多小作坊里生产的银元都需要做旧处理,通过浸泡在包浆修复液、埋藏土中等方式来让银元产生包浆和锈迹,看起来更像真银元,图中这批银元数量不少,几名工人正在挑拣包浆锈迹更自然的银元,不合格的是要继续加工。

1、验重量,量尺寸(直径和厚度):一元银元和原来七钱二分龙洋,重量标准一般为26.6克,流通磨损也应不少于25.5克,反之就要打问号;2、听声音:真币轻轻碰击,就会发出纯真、婉转动听的声音,反之其声音或尖高,或尖锐短促,或纯音或低哑。3、辩成色:民间有“银子发白眼睛发黑”之说,就是说真币越擦越白,晶莹锃亮,表里一致,反之一擦就发黑,或灰白,或镀银所作,有一种浮躁感。

4、察边窗:真币经过流通,边齿虽有些磨损,但齿距整体划一;自然流畅圆润,反之边齿生硬,不太整齐,长短不一,有浅深之感。5、识包浆:银元在流通或贮藏过程中表面会留下一种特质,叫包浆,又名黑漆古,它即有自然美,又有历史陈迹的美观、反之仿币往往用烟烤或黑鞋油,黑泥等涂抹,看起来不自然,还有异味,很容易擦掉。

字面上的意思,把银元装进盒子里。由于收藏“袁大头”的门槛较低,因此这个领域的火爆程度一度可与邮票市场相媲美。特别是在2005年~2011年,不断上涨的纸币收藏价格显现出了超强的赚钱效应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身其中。“袁大头”也未能在本轮下跌中幸免。据山西古玩城“康园”主人老康介绍:“袁大头”2008年初市价410元/枚,2011年最高一度被炒到880元/枚,目前已经回落到630元/枚。
进入2013年以后,市价徘徊在600元/枚上下。在经历了两年前白银价格的波动之后,今年初以来,“袁大头”的市场价格持续平稳,一些细分币种出现了上涨的势头,尤其是“袁大头”中比较稀世的品种,如面值壹圆的普通版“袁大头”2005年的价格在60元上下,到2006年就涨到120元左右,而现在少于200元根本买不到;面值五角的“袁大头”也由2005年的3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500元。